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公共合作视角下的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
连洪泉, 孙玙凡
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会导致不同文化个体聚集和混居。如何协调文化多样性、提高公共品供给、促进社会融合,这成为各大城市或发达区域亟需应对解决的社会治理难题之一。通过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可以采用公共品实验方法研究两种文化的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和合作协调机制。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基准实验中客家人比潮汕人更偏好合作,不过两者的合作信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显示和选择机制会显著提高潮汕人和客家人的公共品自愿供给,改变两种文化的合作信念和合作行为关系,并对两种文化的个体和群体产生差异影响效应。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更偏爱选择跟潮汕人合作,这样一种跟社会认同理论和逻辑推理相违背的选择悖论,一方面反映了两种文化共同的理性思维逻辑,另一方面也与两种文化性格及其形成的自愿供给投资特征相关。研究结果在理论上丰富了文化经济学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实验研究内容,也在实践中为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融合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公共合作, 公共品实验,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关系现在主义的构建
刘拥华, 孙宇凡
米德社会理论的时间向度,是我们理解米德社会理论的关键所在。如何可能从米德零散的文本出发、从唯我式绵延一端出发,但又能够建构一种更具社会学意义的时间观?我们将米德的时间思想理解为“关系现在主义”(relational presentism):既基于自我的绵延观念,重视“现在”,同时摆脱唯我论的问题,建立对“现在”的关系式理解,以记忆与期望分别联结过去与将来。并且,将自我中的主我与客我都理解成关系式概念,与期望和记忆分别呼应。由此,进一步指出时间与自我的关系性,这构成关系现在主义的基本意涵。
关键词: 米德, 时间, 关系, 现在主义, 自我